诚然是累并且心仪着,洞内有洞
先吐槽一下这次我的旅行吧!这次旅途也是比较艰辛的。过安检时提醒我箱子里有违禁物品,然后开箱检查搜出四个打火机,又一路狂奔到登机口还有五分钟结束登机,结果登机口又换了又一路狂奔到另外一个登机口,总算没有耽误!机票又买成中转航班,飞机上耽搁四个小时!到了杭州,杭州又是阴雨天,只有九度,,穿着单薄外套的我也是没谁了。到德清的高铁上,在动车一个热心的大哥送了我一个打火机好开心!在经历12个小时终于到达第一个目的地。后来接着发生的事情更加悲伤。因为要和朋友回合,德清的只有火车还没有动车,而且不耽误小伙伴的时间只有凌晨3点的那班火车最合适。在到达马鞍山之后,小伙伴的集合时间却还有三个小时,火车上又满是打鼾的声音,迷迷糊糊的我只睡了2个多小时火车站附近而且没有吃东西的地方,关键是还很冷,我在火车站的地下通道睡了2个小时。在一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的我又要跑去爬山,真的是累并且快乐着。而且在回我大重庆的时候飞机还晚点,真的心很塞。但是,在马鞍山游玩之后,我觉得这些累是值得的。好了,这些都是旅途中难过的事情。
说起马鞍山,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然而马鞍山竟然还有一个诗情画意的雅号——诗城!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古时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也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更重要的是一代诗仙李白,与马鞍山缠绵不断的情愫,给这座钢铁支撑,注入了一份柔软的灵魂。
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传诵千年。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公众关注诗词的热情爆棚。
采石矶
三元阁眺望江心洲
腹有诗书气自华,趁春光正好,桃红柳绿,约上三五朋友,来一趟诗意之旅吧。
马鞍山——皖南六市之一,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
三元祠,又称三官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侧岩下,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内还设有茶室。
上学时,我们读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篇篇倒背如流的优美诗文都与安徽马鞍山密不可分。马鞍山,皖南六市之一,又称诗城,它是一半是山水一半是诗歌的城市,这更多是源于钟情这片热土的诗人和流传于此的千年诗篇。
day1 采石矶
采石矶
三元洞
安徽地跨江淮,自古为形胜之地。据《左传哀公七年》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此为最古老之动人胜迹。安徽境内南有长江、北有淮河,巢湖伏卧其中,且名山遍布,这些名山胜水,迎来了历代的著名诗人,诗人们的登临吟咏,与江山胜景相得益彰,倍添魅力。在这些诗人里,不得不提的是唐朝诗人李白。李白,大凡中国人都知道,因为他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有“诗仙”之称。李白25岁时只身出蜀,就开始了广泛的漫游,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安徽也到处留下了诗仙的足迹,李白游历安徽不下十余次,从他现存九百余首诗歌来看,写于安徽的就有二百多首,其中,马鞍山是李白最重要的一站。“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一生先后数次到过马鞍山,每次都流连忘返。李白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已化作近60篇字字珠玑的诗文,浸润在马鞍山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
太白楼,位于古镇采石西南1公里处。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李白祠。
公元724或725年春夏之交,风华正茂的李白来到天门山,从此,他便与马鞍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此时正是李白郁郁不得志之际,他蹉跎岁月,彷徨苦闷。曾在诗中叹息道:“无风难破浪,失计长江边”,诗人于失计之中,便引奔腾不息的长江为知己,多次徜徉于天门、牛渚之间,并把这种怀才不遇之情,倾注于一幅幅美妙的诗歌画卷之中。
采石矶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说:名山得诗仙李白而益著,诗仙则望名山而流连忘返! 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
采石矶
太白楼
青山东麓园艺一带有万亩桃树,清明时节,漫山遍野的桃花争相盛开,青山被点缀成粉红色的海洋。站在山腰,遥看金黄色的油菜花与粉红色的桃花相映成趣,桃花潭水平如镜,桃花、油菜花与青山、绿水、蓝天倒映水中,阵阵微风拂面而来,幽香扑鼻,沁人心脾。
采石矶上觅仙踪
大青山风景区 桃花油菜花相映成趣
大青山风景区 青山桃花始盛开
大青山风景区 桃花林下的桃花村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第一天:诗仙捉月飞升地
马鞍山与金陵一江之隔,距离南京大约40公里,距离芜湖也是40公里,在南京的1小时生活圈内,自然是南京芜湖周末度假的好地方!高铁普及以来,即便是从苏州出发,也是两个小时的车程。不用早起,赶上早上八点十分的高铁,从苏州园区出发,离住的地方很近。11点多还已达到马鞍山东站。
坐上接送的大巴车,便直奔采石矶景区。到达景区,其实比饭点还稍稍早了一些,也不着急进景区,在四处转转。
采石矶
春天万物复苏
虽然地处皖东,多少还能发现些许徽派建筑的影子。
河边的垂丝海棠悄然花开。
河水中粉墙黛瓦,倒映在粼粼水波之中。
迎春花开,春意渐浓。
溜达一圈,回到采石矶景区门口的采石第一楼,准备好好先品尝一下徽菜。
色香味俱佳的徽菜,和家乡沛县的口味倒是有一份相像。
采石第一楼
采石第一楼
采石第一楼
诱人的蘑菇
采石第一楼
采石第一楼
采石第一楼
采石第一楼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华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酒足饭饱,稍作休息,自是和一众小伙伴,开始了采石矶访古寻诗仙之旅。从入口前往太白楼,一路上各色春花次第开放,落英缤纷的东京樱花,
亭亭玉立的玉兰花
采石矶
东京樱花
东京樱花
东京樱花
桃花
桃花
林荫小道,葱翠惹人。
万竹坞
采石矶
采石矶
酒文化馆
采石矶
采石矶
采石矶兀立在长江之长,悬崖绝壁的下面是滔滔的江水。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这样形容它的景色:“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意思是说:海神带来了险恶的回风,惊涛骇浪使天门山的石壁都打开了,就像八月钱塘江的怒潮,波涛像山连山一般涌来,涌到岸边又像雪花一样喷吐而出。
伯牙台
三台阁矗立在青山之上。
看到马头墙,太白楼便近在眼前了。
举杯邀明月
萌化的喵星人。
太白纪念馆前的一大片绿地,像是一个小型的公园,许多的本地人也在这里悠闲踏青,孩子们玩的是最开心的了。
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进门檐下两壁嵌有一块清代重修太白楼碑记和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进入大厅迎面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来石图,壁上挂着太白游踪图,采石矶楼上设两尊黄杨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卧,还有太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陈列,以及历代名士文人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圮毁的广济寺仅剩的建筑,内供观音菩萨像。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粉墙黛瓦朱红门,像极了一幅水墨画。
谪仙,原指神仙被贬入凡间后的一种状态,引申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的道家人物,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中国历史人物中,汉朝的东方朔,唐朝的李白曾被称为谪仙。
谪仙园位于马鞍山采石风景区采石公园内,是以江南园林为风格,以李白在安徽、当涂和采石的故事为内容,重点突出李白质朴的人格魅力。该园采用多种表现手法,配以“铁杵磨针”、“桃花潭送别”等雕塑。设计上,巧妙利用地形落差,以瀑布、深潭为中心,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叠石植木,亭台楼阁点缀,使整个园区从平面到空间充满丰富的情趣和景致。
采石矶
谪仙园还与翠螺山融为一体,使李白文化建筑群不光有建筑,还有优美园林景色,疏密有致,形成完整的游览参观空间,弥补了太白楼只有建筑而缺少环境的不足,增加了太白楼的诗意情怀,强化了李白诗文化的主题,实现了李白文化与旅游观赏的有机结合。
采石矶
瑶宫寂寞锁千秋,九天御风只影游。不如笑归红尘去,共我飞花携满袖。谪仙园,俨然一座江南园林,漏窗亭台,假山碧水。
清风亭
李白生前极爱采石矶山水,多有登临,写有《夜泊牛渚怀古》、《望天门山》、《牛渚矶》、《横江词六首》、《临路歌》等诗作。据传李白系在采石江上泛舟赏月,酒醉落水而死。死后即有李白墓。北宋时建李白祠,明正统五年建太白楼、清风亭,现在的太白楼系清光绪二年重建,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将太白楼旁一组清代建筑群改建为李白纪念馆陈列室,纪念馆包括太白楼、李白祠、清风亭、太白堂、同风阁、骑鲸轩、仙侣斋、松云居、叠翠楼、吟香馆等展厅和碑廊、沉香园等景点,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
李白纪念馆的入口
采石矶
入京履职的李白,意气风发。
李太白醉酒写番表,让杨国忠太师捧砚磨墨,高力士太尉脱靴结袜。这也给自己的仕途埋下了祸根,然而有才之人自是不羁之才。
采石矶
采石矶
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
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采石矶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素为江南天然胜景之一。三元洞得名有二:一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僧人定如云游,悦此清幽绝俗,遂率众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于此而得名三元洞。另有民间传说,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会考,途经采石忽遇狂风骤雨,幸得神仙保佑,方才化险为夷。后三人皆金榜提名,为官一方,为报神仙救命之恩,捐资就洞筑楼,改名三官洞。
三元祠,又称三官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侧岩下,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内还设有茶室。
六十二岁的李白独自在江边采石矶上饮酒赋诗,明月高悬在天空中,月影映照在江面上,一片清光在闪烁摇荡。李白因吃醉了酒,竟跳向江中去捉月亮,结果被溺死在滔滔江水之中。然后,他的尸体又漂浮到青山脚下,最后埋葬在青山山簏。其实,李白是生病死在李阳冰的家中,死后葬在青山。
采石矶
一路沿青山而上,山顶三台阁。三台阁,又称文昌阁,始建于崇祯十五年,中祀文昌,祈求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1999年重修。三台阁矗立于采石矶翠螺山之巅,层楼叠起,巍峨壮观,登高俯瞰,天门雄姿,雨山佳景,江心洲绿地,雨山湖碧波,松风云影,江流水色,尽受眼底。西看和州,霸王庙隐隐约约可见;北眺金陵,钟山只隔数重山。登三台阁,寻觅诗仙游踪,沐浴太白遗风,体味诗韵意境。
从山顶有缆车可以下山,虽说山不太高,但是对与腿脚不灵便的老人孩子,倒是不错的选择。
登上三台阁,眺望江心洲,当天的天气并不是太好,一切都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倒也有了些仙境的意味。
原路返回下山,天色渐晚,又回到采石第一楼用餐。餐后前往马鞍山市区万达酒店休息。
马鞍山万达酒店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第二天:芳菲桃花四月天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餐,便前往当涂县,距离要40分钟的车程。当涂位于安徽东部,当涂县内的大青山,因李白多次此停留游览而出名,青山文物古迹丰富,北麓有著名的晋墓群及明代琉璃瓦窑址,朱元璋建都南京古城时曾用此窑烧制的琉璃瓦。南齐著名诗人谢眺曾在山南筑室而居并修一池,池水甘甜,终年不枯。在其旧址旁有一石佛庵,大雄宝殿等众多寺庙,每年香火很旺。
大青山风景区
诗人在《日夕山中忽然有怀》写道:“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诗人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慕谢公品格,“一生低首谢宣城”,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晚唐诗人杜荀鹤诗曰:“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道出了青山与诗仙李白的相互交融。
大青山风景区
青山是金陵至宣城的必经之地,北宋诗人郭祥正诗:“重冈复岭控官道,北望金陵真国门”的诗句便揭示了青山在历史上的军事价值。“天下名山僧占多”,青山也不例外。观音庵、白云寺、青山寺、百灵庙、云雾禅林寺、青云庵等寺庙。位于包子山山腰的保和庵更有“华东第一”石佛的历史人文景观。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青山东麓园艺一代,当地村民种植有万亩桃树。每年清明时节,漫山遍野的桃花争相盛开,青山被点缀成粉红色的海洋。这里远离工业污染,站在山腰,遥看金黄色的油菜花与粉红色的桃花相映成趣,看那桃花潭水平如镜,桃花、油菜花与青山、绿水、蓝天倒映水中,阵阵微风拂面而来,幽香扑鼻,沁人心脾。
大青山风景区
当涂桃花村种植桃树已有百年历史,拥有“十里桃花、万亩果园”。三月,红粉菲菲的桃花,沾带晨露,尽情绽放,这是当涂最美丽的季节。当涂·大青山桃花节,会在这片粉红色的天堂中举行。花期:由于所有的桃花并不是同时绽放的,整体延续下来花期可达15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徜徉在粉红色的花海中最美的盛花期只有15天,可不要错过哦!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大青山风景区
路线攻略: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位于当涂县城东南2.5公里处,与芜湖市相距约35公里。
路线攻略1:
驱车从当芜湖市出发,至当涂县,过凌云大桥,左拐,一路往东,接旅游大道,便到了桃花村,用时15分钟。走此线路有个优点,停车后可自上而下,沿循环游道步行赏桃花。返车后,沿旅游大道到达美好乡村示范点詹村,随后便是万山村。出万山村,就是太白墓,然后返程。
路线攻略2:
另一条线路就是驱车从当芜湖市出发,至当涂县,过凌云大桥,走围乌路,这是条老路。走此路路程稍远一些,不过,优点在于便于停车。新建的桃花社区停车场有几百个停车位。
路线攻略3:
驱车从当芜湖市出发,至当涂县,过凌云大桥,过太白墓,到白象山铁矿,按指示牌左转,一个上岗,就是万山村。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采石矶沿路的风景特别漂亮。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秋天枯萎的树叶野已经越发的茂密,花儿也在争相开放着。到处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夜泊牛渚怀古》
nba投注,牛渚,山名,临江有矶,称牛渚矶,旧说有金牛出此,又称采石矶,为古津渡处。现位于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李白在马鞍山时常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为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采石矶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为国家4A级景区。
在采石矶的公园内还有很大的一片油菜花田,看起来很是壮观,因为当时我太懒了,就没有过去拍照。景区内还有草坪,很多小孩子在草坪上嬉戏,玩耍。
徽派建筑。我是一个钟情于古建筑的人。在采石矶我看到了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徽商力在经商而不在建筑,衣锦还乡之后,以奢华精致的豪宅园林体现身份,或整修祠堂光大祖宗门面,或亦以牌坊筑立褒奖徽州女人守夫的风骨。徽派建筑讲究规格礼数,官商亦有别。除脱富丽堂皇的徽商巨贾之家外,小户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致与讲究。
名山得诗仙李白而益著,诗仙则望名山而流连忘返!穿过马鞍山市西南七公里处的采石镇唐贤街,走上锁溪桥,采石矶就在眼前了。进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郭沫若先生题的“采石矶”三个大字的石壁,然后左转,正式进入景区。正值盛春季节,漫步在临河的太白路的林荫大道上,微风徐徐,到处都是玉兰花香、桃花朵朵,绿意流淌的竹林,顿时这鸟语花香的春天就来到了身边。景区建筑多以徽派风格为主,再加上江南的园林景观设计,飞阁流瀑别有风致,让你沉浸在皖南的优雅之中。其实走在景区里,你能感觉到这里更像是一座李白文化产业园,主打着李白文化,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圣贤的遗迹。这里除了有全国最大的李白纪念馆,从李白祠到太白楼,从捉月台到醉月亭,再从行吟桥到衣冠冢,沿着山道你都会不断发现诗人的名字和气息。路过被油菜花环绕的广济寺,踏上林木葱绿,蔚然深秀的翠螺山青石板栈道,途径蛾眉亭、三元洞、衣冠冢等景点登临山顶,便来到了三台阁。不想爬山的在山脚下也有缆车可以直接坐上来,但是如果当你想到你正在走的路,诗仙也曾走过,或许你更愿意走山路上来了。三台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曾毁于战火,后来得以重建。登上五层高的楼阁,可以南望天门中断,西眺大江奔流,东睹采石古镇,北看九华风光。“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站在山顶,山风浩荡,水天一色,两岸青山耸立,脑海里闪现的是李白孤独飘逸的身影,在1000多年前,诗仙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人在静静地看天、看云,看鸿雁飞过江对岸,直到消失在天尽头,久久不愿离去。如果传说是真,在李白生前的最后一晚,诗仙着宫锦袍,泛舟江上,临风惆怅,只见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平静的江面上,李白以为月亮从天上掉了下来,异常惊喜,便从小舟上纵身跳进江中,想要捉住月亮,诗仙李白因此溺水身亡。当然这是后人因为觉得命运对李白太不公平,给他编了这么一段非常传奇的经历,或许只有这样的结局才符合诗人的浪漫性格吧,但其实李白一生饱经风霜、浪荡不羁,能配得上他的或许唯有这万里江水和一尊明月了。
路线:高铁到马鞍山东站下,或者自驾经合芜高速、宣芜高速、芜马高速到马鞍山市采石矶公园
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十里桃花伴仙眠
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
关于采石矶有个传说。李太白万年在采石矶上,大醉。看到长江的壮阔,起身就跳进了长江,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传说的真假,但是李太白的真性情是我们后人所知道的。
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一代诗仙李白似乎与当涂更有缘分。李白自25岁第一次到当涂开始,直到63岁终老当涂,38年间先后七次来到当涂。南朝大诗人谢朓也曾筑宅当涂青山,常来次居住吟咏。李白晚年漂泊困苦,穷愁潦倒,投奔其从叔当涂县令李阳冰,最后客死当涂,骨埋青山。李白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慕谢公品格“一生低首谢宣城”,曾有“宅近青山同谢朓”的夙愿,一心想与谢朓结为异代芳邻。公元817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其遗愿会同当时县令诸葛纵,将其墓由龙山迁至青山。晚唐诗人杜荀鹤诗:“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一语道出了青山与诗仙李白的相互交融。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位于当涂县城东南2.5公里处,以青山为主体,以李白文化为核心,集浪漫山水风光、风情田园人家、传奇人物轶事、健身运动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大青山有“一白一红”两大旅游资源,一是“千古一诗人”的李白墓园,二是“红遍十里山”的万亩桃林。每逢桃花盛开的日子,这里就成为了人们赏花会友、品味风土人情的重要地方。此时正值桃花盛开之际,春阳高照,桃花,在一夜的春风里,早已竞相开放。屋前院后、田间地头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成就春天里最热闹最繁盛的花事。站在大青山山腰上,金黄色的油菜花与粉红色的桃花相映成趣,阵阵微风拂面而来,幽香扑鼻,沁人心脾。漫步田埂,徜徉在桃树间,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让人流连忘返。都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如此桃花胜景,许我一世足以。
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初建于唐朝,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清雍正八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据说,唐李公青莲祠这几个字是晚清大臣李鸿章提的,但是现在也无从考究。,
李白似乎很喜欢桃花,在他写的诗歌里和桃花有关的就不下几十首。最著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就发生在安徽境内,离当涂也不太远。而诗人仙逝之后能真有十里桃花为伴,想必也是他的夙愿吧。李白一生热爱安徽山水,处处为家,李白的名字,将与青山同在,日月同辉。
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
路线:从宁芜高速当涂出口下右转,沿314省道往西驶向提署路→振兴南路→凌云大桥→涂山大道→旅游大道→景区入口
本文由nba投注发布于旅游,转载请注明出处:诚然是累并且心仪着,洞内有洞
关键词:
下一篇:没有了